新能源车型在安全环节最为为重要一点就是碰撞事故发生的时候,其安全性问题了,其中就囊括了电池组和各类高压线,别以为自燃就仅
新能源车型在安全环节最为为重要一点就是碰撞事故发生的时候,其安全性问题了,其中就囊括了电池组和各类高压线,别以为自燃就仅仅是电池组,当然各家宣传用语里肯定是极尽所能的宣传自家车型的安全性,与其看广告,自然还是看疗效结果更为实在一些,无论车型销量如何,车身结构的强悍度依然值得关注,这不近期有一台瑞虎8Plus鲲鹏e+被一台搅拌车侧面撞击。

背景本身就能看出是市区路况了,最少也是郊区路况,这里就不讨论谁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了,事发双方的体量可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,瑞虎8Plus鲲鹏e+虽说是插电混动版,但是车体重量也不过1.7吨多点,对方则是四轴混凝土搅拌车,即使是空载其自身重量也很吓人,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,查阅了一下同类车型,整备质量14吨,最大重量可以达到31吨,吓人不?即使空载状态都接近十倍重量差,成年人与幼儿之间都达不到这差距值。

放大之后就能看出来,搅拌车的前保险杠被撕裂,这很正常,下端附加的防撞梁也有弯曲迹象,说明当时的撞击速度其实并不算太低,当然也不会很高,但凡从这些车型身边路过的都明白那种压迫感,为了抢时间,基本都是呼啸而过,没什么大碍的情况下,无非就是伤点皮毛,何况这种工程车型本身就是工地用车为主,伤痕累累太正常不过了,回去换个前保险杠就满血复活了,反观瑞虎8Plus鲲鹏e+就有点麻烦了,整个侧面的前后车门是重点撞击区域。
说直白点,即使是低速通过,搅拌车本身的质量惯性就决定了其冲击力不小,更为重要的还是撞击到了瑞虎8Plus鲲鹏e+最为薄弱的侧面,整个侧面被撞击之后凹陷一大块;至于地面掉落的那一大块,很明显是重卡前保险杠上撕裂的那一块,也就是说瑞虎8Plus鲲鹏e+是被撞之后有一个整体偏移,顺带着把重卡前保险杠撕裂的一块带了一段距离,车轻可不就是如此了,当然这个所谓的车轻也是针对重卡而言的,两者完全不是等量级对手。

要不是重卡本身的离地间隙较高,就会撞击到整个侧面,而且重点撞击部位还是后门,前门能够开启已经说明问题,能够看到前排侧气囊弹出(露出一个白色小角),侧气帘也弹出,但是后门明显凹陷太深了,包括顶端都内陷,隐藏式行李架几乎都翻转对向了外侧,面对如此庞大的对手,侧面大幅凹陷也在预料之中,但是没有崩溃就已经说明整车结构的强悍度确实达到了设计目的,再结合气囊全部弹出,整车对于前后乘员的保护同样达到了设计目的,其实车型结构的设计多少年没什么革新变化了,全靠材质硬挺了,而瑞虎8显然不是奇瑞材质用料最好的车型,譬如一体门环、钢铝混合车身等,全靠前期扎实的车身结构设计。
其实此前也有写过一些碰撞事故图,不过侧面很少涉及,不是没有,是不多见,而且明确被重卡撞击的这是第一次,并且还是新能源版这种销量不大的车型,算是较为罕见了,其实瑞虎7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,撞击力度更大,整个侧面几乎是大幅度凹陷,全靠奇瑞6D-BODY车身结构设计,6R纵梁框架立身保命,别看是插电混动版车型,其实还是保持原有的燃油车结构未做任何改动,很自然的整车结构强度一并保留下来了。
车身结构强悍的好处自然就是能顺利保护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危,同时注意看的话能够发现内饰几乎没什么变形散落的迹象出现,特别是前车门内衬板,要知道前门也凹陷了一块,能顺利打开本身就说明B柱扛住了,而且前门内衬板本身没有什么变形,当然后门无法打开,加上是撞击的重点区域,有变形实属正常,毕竟不是坦克。
底盘这次没能涉及到,原因前面已经提及到了,重卡的离地间隙较高,所有的撞击点都集中到了底盘以上部位,甚至车顶都未能幸免,不过车身强度可以的话,特别是车门能开启的情况下,为迅速撤离车祸现场防止二次事故提供了前期保障,这点同样很重要,车门锁死无法开启的情况在很多车祸事故中同样是屡见不鲜。
TAG:车型,鲲鹏,车身,前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