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6月, 2023

安徽雍镇历史 探寻安徽雍镇的过去与现在

安徽雍镇历史:探寻安徽雍镇的过去与现在

安徽雍镇位于安徽省淮南市,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。从古代到现代,这里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传说,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安徽雍镇的过去与现在。

一、安徽雍镇的历史

据史书记载,安徽雍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。当时,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,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旅客前来交流贸易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安徽雍镇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、商业和政治中心。

在明清时期,安徽雍镇更是繁荣昌盛。当时,这里有着许多商铺、酒楼、茶馆和客栈,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市集。同时,这里也是一个文化中心,有着众多的学府和书院,吸引了大量的学子前来求学。

二、安徽雍镇的现状

如今,安徽雍镇已经不再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,但它的历史和文化仍然吸引着许多人前来参观。当你走在这里的街道上,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,比如清代的古街和古井、明代的文庙、清代的府衙等等。

同时,安徽雍镇也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。这里有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,比如木雕、竹编、鸭血粉丝汤、蒸饺等等,让你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独特魅力。

三、安徽雍镇的未来

虽然安徽雍镇已经不再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,但它的历史和文化仍然有着无限的潜力。未来,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这里的文化遗产,打造一个更加独特和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。

同时,我们也可以通过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,比如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,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。这样,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安徽雍镇,还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福利。

安徽雍镇是一个历史悠久、文化独特的小镇,它的过去和现在都有着无限的魅力。通过探寻和发掘这里的历史和文化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地方,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。

2 6月, 2023

大生马头历史 探究大生马头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

A: 大生马头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形象,它是一种神兽,通常被描绘成头部像马、身体像龙的形态。大生马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,被认为是祥瑞之兆,代表着权力和财富。

Q: 大生马头的历史渊源是什么?

A: 大生马头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说和神话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马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动物,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的象征。而龙则被视为中国文化中最为神圣的动物,代表着皇权和力量。因此,大生马头的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。

Q: 大生马头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?

A: 大生马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它被认为是一种祥瑞之兆,代表着权力和财富。因此,在古代,大生马头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装饰皇宫、官府和贵族家庭。同时,大生马头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活动中,如舞狮、舞龙、戏曲等等。

Q: 大生马头在现代文化中还有什么作用吗?

A: 在现代文化中,大生马头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。例如,在中国的旅游业中,大生马头常常被用作旅游纪念品和吉祥物。同时,大生马头的形象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活动中,如广告、品牌推广等等。此外,大生马头还被视为一种文化符号,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。

30 5月, 2023

商朝后裔:最远去了朝鲜还是北美?

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,其文明影响了后世。但是,商朝灭亡后,商朝后裔最远到达了哪里呢?有人说是朝鲜,也有人说是北

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,其文明影响了后世。但是,商朝灭亡后,商朝后裔最远到达了哪里呢?有人说是朝鲜,也有人说是北美。那到底是哪一个呢?

朝鲜派

一些历史学家认为,商朝后裔最远到达了朝鲜。他们主要依据以下几点进行推断:

商朝时期,中国和朝鲜地区已经有贸易往来。

出现了“神世”和“人世”,分别对应中国和朝鲜神话中的世界概念。

商朝时期的礼仪文化对朝鲜文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。

根据以上几点,一些历史学家认为,商朝后裔最远到达了朝鲜地区。但是,这种说法还缺乏足够的证据。

北美派

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,商朝后裔最远到达了北美。他们主要依据以下几点进行推断:

亚洲和北美地区在史前时期有过贸易往来。

北美印第安人和中国东部地区土著有一些相似之处,可能是有共同的文化传承。

一些考古发现表明,史前时期在北美出现了一些类似中国商朝文明的印第安文化。

根据以上几点,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,商朝后裔最远到达了北美地区。但是,这种说法也存在一些问题,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。

结论

总的来说,商朝后裔最远到达了哪里,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。既有朝鲜派的认为,也有北美派的说法。我们需要更多的历史证据和科学研究来进一步了解商朝后裔的命运。

TAG:历史学家,中国,文化,证据

29 5月, 2023

南宋为洗-靖康之耻-有多狠?700万金人仅剩10万,辱金后还留画作

了解过宋朝历史的大家,应该都知道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。北宋建立之初,赵匡胤为了稳固自己的王权,生怕武将会对自己的政权构成威

了解过宋朝历史的大家,应该都知道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。

北宋建立之初,赵匡胤为了稳固自己的王权,生怕武将会对自己的政权构成威胁,从而重文轻武。

但他想不到的是,就因为他这一决定,加速了北宋走向灭亡的速度。

由于北宋不注重武将,因此遭到了金人的侵略,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。

靖康之耻不但破坏了国家领土的完整,还失去了两位北宋皇帝,甚至还成了整个北宋无法抹灭的耻辱。

自此,为了洗刷这一莫大的耻辱,赵构不但建立了南宋,还让金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
整整700万金人,最后竟然只剩下了10万。

那么,赵构是如何完成复仇计划的呢?下面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宋朝的历史故事。

重文轻武的北宋

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后,由于吸取了唐朝的教训,怕有一天自己手下的武将也拥兵自重,发动造反战争,如此一来,不再高度发展武将。

就算赵匡胤出身于武将,但在他登基后。

不但对武将的训练进行了严格的限制,还经常打散队伍,甚至还怂恿朝中大臣重文轻武。

时间一久,军队的凝聚力也随着赵匡胤的限制而给打散了。

士兵不再进行严格的训练,甚至都开启了摆烂模式。

然而,重文轻武的北宋却被金国盯上了。

起初,北宋为了除掉辽国,选择与金国联盟,当时完颜阿骨打是金国的领头羊。

在宋金两国的联盟下,成功除掉了辽国。

不过,这次能成功拿下辽国,主要得益于骁勇善战的金国,单枪匹马就能打入燕京。

那时,北宋因为消灭掉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辽国,而独自洋洋得意。

却不知,完颜阿骨打正在将虎口转向自己。

软弱可欺的北宋

不幸的是,完颜阿骨打不久后便因病逝世了,其弟弟完颜吴乞继承了他的位置。

为了早日完成哥哥的“蓝图大业”,完颜吴乞经常举兵进攻北宋。

多次进攻后,完颜吴乞发现北宋的军队已经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,于是,想要一举拿下北宋。

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国,北宋选择服软,将大量土地割让给金国,同时还有巨额的赔付款。

在拿到好处后,完颜吴乞也守信用似的撤退了军队。

本以为金国不再对自己构成威胁,不料,2年后完颜吴乞再次起兵进攻北宋,并且这一次的目的就是要彻底除掉北宋。

而这一次进攻就是北宋史上最受耻辱的靖康之耻!

金国不但轻易地拿下了势单力薄的北宋,还抢走了大量的皇室子弟,其中包括北宋两位皇帝宋徽宗、宋钦宗。

甚至,皇室里的公主、妃嫔也没逃过被掳走的命运。

而且,她们被金国抓走之后,不是成为金人的奴婢就是供金人享乐的妓女。

最备受耻辱的是,北宋的皇帝受到了惨绝人寰的待遇。

金人先是用刑罚折磨他们,然后将铁链锁在他们的脖子上,成了可供观赏的动物。

足以可见,北宋的尊严在金人无情地踩踏下,已经变得一文不值。

靖康之耻也成了每一位宋人最大的耻辱。

赵构建立南宋

在靖康之耻中,皇室几乎所有成员都被金人掳走。

只有一位皇子才逃过一劫,他就是赵匡胤弟弟的儿子赵构。

赵构原本只是一位不起眼的皇子,但皇室如今只剩下他,不得不承担起管理国家的重任。

赵构坐上皇位后,南宋也从此建立起来。

虽然赵构还未完全有能力治理国家,但好在朝中大臣都特别团结,齐心协助他管理朝廷之事。

经过他们的努力,南宋的经济也逐渐得到了恢复。

就在南宋往好的方向发展时,金国自打战胜北宋之后,就变得目无中人。

公然挑衅蒙古国,从而忽略了南宋终有一日会卷土重来。

为了确保能一举攻破金国,南宋吸取了北宋的悲惨教训。

先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武将,暗地里还与金国的对手蒙古国联盟。

经过两国长时间的磨练后,一同向金国发起了进攻。

而当过于狂妄的金国意识到的时候,为时已晚。

并且,南宋的国防力量早已养精蓄锐。

就这样,在南宋和蒙古国强有力的攻打下,金国直接惨败。

对金人大开杀戒

金国之所以不敌南宋和蒙古国的进攻,主要因为他们在取得胜利后,开始过度挥霍和浪费国家的财力、土地等,根本无心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
国家太过于散漫,使得国家的子民起了造反之心,从而将金国分成了很多小邦国。

更严重的是,金国国内的冲突还接连不断。

金国即便再怎么强大,这时也不再是南宋和蒙古国的对手。

而金国如此动荡不安的局面,也让南宋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。

毕竟当初北宋被金国践踏得那么严重,如今有了报仇的机会,南宋人恨不得直接生扑上去。

以同样的方式将他们的尊严凌辱得面目全非。

据说,当时南宋复仇之际,金国原本有700万人口,最终只剩下了10万人才没遭受到南宋残暴的报复。

甚至还将这一惨烈的局面制作成了制作成了画作。

金国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人力,皇室全部成员一律别灭掉,而且金国的妃子也被抓起来当成人质,受到了极大的凌辱。

如此庞大的数据,足以看出南宋报仇的力度有多么狠,同样也看到了南宋报仇雪恨之心有多么坚定。

自此,南宋终于自刷了多年的耻辱,重新让宋朝以辉煌的一面登上历史的舞台。

从金国灭亡一事中,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。

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,内外忧患的意识必须要有,千万不可以轻敌。

同时,北宋之所以会受到如此惨重的耻辱,是因为他重文轻武,从而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速度。

因此,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,务必要全面发展,才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立下脚跟。

关注我,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。

TAG:唐朝,武将,蒙古国,报仇雪恨

16 5月, 2023

历史张家堡人物 探秘张家堡历史名人的故事

张家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城市,曾经是清朝的皇家园林和皇家猎场,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。在这个城市里,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,他们的故事和贡献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。本文将带您探秘张家堡历史名人的故事。

1. 姚依林——抗日英雄

姚依林,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,他参加了抗日战争,先后在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地进行抗日斗争,取得了许多战绩。1941年,他被派往山西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,担任了晋察冀军区的副参谋长。在这里,他指挥了多次战斗,打击了日军的进攻,被誉为“晋察冀的一面旗帜”。1943年,他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,年仅29岁。

2. 贺子珍——中国航天女神

贺子珍,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人物,她在1960年代加入中国航天事业,先后担任了中科院空间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十三研究所的副所长等职务。1997年,她成为中国第一位载人航天飞行的女性宇航员,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录。她的贡献和成就被广泛认可,被誉为“中国航天女神”。

3. 李大钊——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

李大钊,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,他早年留学日本,接触了马克思主义,回国后积极参与革命活动,先后参加了中国同盟会、早期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等组织。1919年,他在北京大学发表《新青年》一文,提出了“民主与科学”的口号,引起了广泛的共鸣。1920年,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——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。不幸的是,1927年,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处决,年仅31岁。

4. 赵一曼——中国女烈

赵一曼,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女烈,她在1940年代初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在河北省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秘密工作。1943年,她被派往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县,担任了抗日游击队的宣传员。在这里,她积极宣传抗日思想,组织群众进行斗争,打击了日军的进攻。不幸的是,1943年12月,她被日军逮捕,并在狱中英勇就义,年仅21岁。

5. 郭沫若——文学巨匠

郭沫若,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、艺术家和诗人,他的诗歌、小说和绘画作品广受欢迎,被誉为“中国文学巨匠”。他的代表作品包括《临江仙·滁州西涧》、《祝福》、《白杨礼赞》等。他还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人物,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、中国文联主席等职务。他的贡献和成就被广泛认可,被誉为“中国文化名人”。

15 5月, 2023

北陵公园悠久历史 探寻北京文化古迹之北陵公园

北陵公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六环外,是明朝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所在地,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皇家陵园之一。北陵公园占地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,是一处集文化、历史、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。

北陵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,当时的皇帝朱棣为了纪念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,决定在这里建造陵墓。经过多年的修建,定陵于永乐二十三年(1425年)正式落成,成为了朱元璋和他的皇后的陵墓。

北陵公园的建筑和景观遵循了中国古代皇家陵园的传统规制,包括前陵、中陵和后陵。前陵是一个广场,中间有一座石狮子,代表着皇帝的权威。中陵是陵墓的主体部分,是由一组大型建筑群和陵墓组成的。后陵是一片广阔的自然风景区,包括了北陵山、万年青、秋爽斋等景点。

除了定陵外,北陵公园还有其他的陵墓,如孝陵、裕陵、景陵等,每个陵墓都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此外,北陵公园还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景观,如五十六个石狮子、十二个铜牛、石马、石羊等。

北陵公园不仅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,也是一处自然保护区。公园内有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,如朴树、银杏、野生动物等。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恢复,成为了一处绿色的旅游胜地。

总之,北陵公园是一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胜地,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。来到这里,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家陵园的壮丽和庄严,也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。

12 5月, 2023

兆仑历史天气 回顾兆仑过去的气象变化

摘要:兆仑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城市,其气候受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,具有明显的四季分明、雨量充沛的特点。本文将回顾兆仑过去几十年的气象变化,包括气温、降雨、风力等方面的变化,以期更好地了解兆仑的气象特征。

1.气温变化

兆仑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一致,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。近几十年来,兆仑的平均气温逐年上升,其中以夏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。这一趋势可能与城市化、工业化等因素有关。

2.降雨变化

兆仑的降雨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,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变化。兆仑的年降雨量呈现出波动性增加的趋势,其中以夏季降雨量增加最为明显。这一趋势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、城市化等因素有关。

3.风力变化

兆仑的风力变化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。近几十年来,兆仑的平均风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,其中以春季风速下降最为明显。这一趋势可能与城市化、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。

综合来看,兆仑的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相似,但也受到地理位置、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。未来,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,兆仑的气象变化也将更加明显,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和应对措施,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。

9 5月, 2023

云南彩色沙林历史 探寻云南彩色沙林的过去和现在

云南彩色沙林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,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。本文将探寻云南彩色沙林的历史、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。

1. 彩色沙林的起源

彩色沙林起源于云南省昆明市,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。当时,彩色沙林主要用于装饰寺庙和皇宫,是一种高档的手工艺品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彩色沙林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,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装饰品。

2. 彩色沙林的制作方法

彩色沙林的制作非常复杂,需要经过多道工序。首先,需要选取高质量的石头或砂石,然后将其打磨成各种形状。接着,将打磨好的石头或砂石上色,需要用到多种颜料和工具。最后,将上色好的石头或砂石进行拼接,制成各种图案和造型。

3. 彩色沙林的现状

随着现代化的进程,彩色沙林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。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正在逐渐消失,彩色沙林也不例外。然而,仍有一些手工艺人坚持着传统的制作方法,将彩色沙林的精髓传承下去。

4. 彩色沙林的未来发展方向

为了让彩色沙林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,需要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。同时,也需要将彩色沙林的制作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,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。只有这样,彩色沙林才能在未来得以继续发展。

彩色沙林是云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我们应该珍惜这一传统手工艺品,为其传承和发展做出努力。

8 5月, 2023

上高蒙山乡历史 回顾上高蒙山乡的历史文化

1. 上高蒙山乡的历史背景是什么?

上高蒙山乡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,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。在唐朝时期,上高蒙山乡属于南诏国的领土,后来又被大理国所统治。明朝时期,上高蒙山乡成为了蒙自府的一个州。清朝时期,上高蒙山乡属于云南省昆明府。现代,上高蒙山乡已成为一个白族聚居区。

2. 上高蒙山乡的文化特点有哪些?

上高蒙山乡是一个具有浓郁白族文化特色的地方。这里的白族民间文化非常丰富多彩,包括白族歌舞、服饰、习俗等等。其中,白族的舞蹈和音乐非常有名,如“三踢脚”、“六花鼓”等。上高蒙山乡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,如手绣、木雕、竹编等等。

3. 上高蒙山乡有哪些文化遗产?

上高蒙山乡有许多文化遗产,其中最有名的是白族民居。这些民居建筑风格独特,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上高蒙山乡还有一些历史建筑,如上高蒙山乡政府大楼、白族祭祀场所等等。这些历史建筑也是上高蒙山乡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4. 上高蒙山乡的文化传承情况如何?

上高蒙山乡的文化传承情况比较良好。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文化传承工作,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。在教育方面,上高蒙山乡推行了白族语言课程,并开设了许多文化课程,如舞蹈、音乐、手工艺等等。当地还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,如白族传统节日、文化展览等等,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。

总之,上高蒙山乡是一个历史悠久、文化丰富的地方。通过对上高蒙山乡历史文化的回顾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。

7 5月, 2023

20军苦战淞沪,杨森老底子几近拼光,老蒋:刚到的进口军火优先给川军!

淞沪会战中,川军团长李介立电话里向在师指挥所的师长杨汉域汇报:“师长!每天拂晓后,日方战场上就升起日军观察气球,侦察中国

淞沪会战中,川军团长李介立电话里向在师指挥所的师长杨汉域汇报:“师长!每天拂晓后,日方战场上就升起日军观察气球,侦察中国军队动态。狗日的气球一升起,日本飞机就分批轮番出动,轰炸我方目标!”

杨汉域急了,忙问:“那你们咋个办?”

李团长说:“敌机向我方飞来,我们就赶紧潜伏在棉花地里。敌机掉头飞时,我们就迅速匍匐前进进入阵地,因为白天生火冒烟,就要遭敌机轰炸,我们前线官兵只能在每天入夜后吃顿晚饭,天亮前吃顿早饭,白天粒米难进。师长咧,我们中国的空军和小日本一样厉害就好了!”

杨汉域叹了口气:“这个时候说这些都没得用!今天上午,日本飞机还在你们旅部上空丢了十多枚炸弹,一个班的弟兄全被炸飞。”

日军气球侦查部队

川军133师只周翰熙397旅在陈家行及蕴藻浜布防,右翼与134师赵嘉谟团衔接。他们在阵地和日军已激战三天……

李介立团长声音沙哑,又紧急向杨汉域电话汇报:“我团防守的蕴藻浜阵地,弟兄们没剩几个活人了……”

杨汉域说:“预备队徐昭鉴团,也只剩下吴伯勋一个营了。我急令吴伯勋立率该营前往增援你们!”

因系白天,吴营沿蕴藻浜河左岸前进时遭到日军炮击。吴伯勋负重伤,但其余官兵仍快跑到阵地。

而陈家行阵地上,营长只剩赵嘉谟一个人,仍血糊满脸地指挥剩下的几个士兵坚守不退。

川军师指挥所内,师长杨汉域急了:“赶快派师部手枪连去增援!”

397旅旅长周翰熙说:“我们怎好使用这支部队呢?”

副旅长向廷瑞也说:“手枪兵只能在敌密集部队接近时发挥效力,还是暂时留着以防万一吧!”

川军20军军长杨森急了,扯开喉咙向薛岳告急:“薛司令官,我们20军家底打光是小事,丢了阵地不得了!”

薛岳说:“杨军长,我知道你们川军打得很苦。你顶到下午,我急派广西部队廖磊部来接替你们川军20军的防线!”

杨森与薛岳

19日下午,桂军韦云淞师前来接受阵地。正在交接之际,日军一部忽向蕴藻浜阵地猛烈进攻。韦师接防部队立足不稳,立即后退。

旅部周翰熙、向廷瑞见此情形急忙命令李介立团:“坚持抵抗,阵地稳固后,再后撤!”

李介立团长指挥吴营奋起还击,虽然将敌击退,但伤亡惨重,李介立手部也负重伤,李团交防后趁暮色掩护,撤退到李家村。

李介立指挥勇猛得当,国民政府军委会几天后传令:嘉奖李介立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一枚,并提升为上校团长。

撤下阵地后,旅长周翰熙、向廷瑞清点全旅人数:召集起来的士兵只剩下40多人,其中找不到一个排长!

这次20军在桥亭宅、顿悟寺、蕴藻浜、陈家行一线与日军激战七昼夜,虽然取得了胜利,但代价极为惨重。

据不完全统计:除团长林相侯、营长弋厚培等3人阵亡外,营长负伤22人,连排级军官伤亡280多人,士兵伤亡7000多人,所余部队只剩下5000余人,暂整编为1个旅(399旅)、两个团(197,798团),由杨汉域指挥。

旅长周翰熙向杨森汇报:“我20军官兵在生死存亡的关头,没有给四川人丢脸。如连长高峻,参战前把家庭地址转交上级,以示与阵地共存亡。阵地保住了,高连长英勇战死!”

副旅长向廷瑞汇报:“还有擅长武术的姚炯连长,率领弟兄们用马刀、刺刀、手榴弹杀退敌人几次冲锋。但姚炯连长负伤流血过多,为国捐躯。”

副军长夏炯抹着泪水低声说:“我20军坚守住了阵地,但也几乎打得精光了!”

杨森脸色铁青,难受之极,他喃喃自语:“伤亡7000人,7000人……是我杨森的家当,我杨森的子弟兵啊!”

他脱下军帽,脸上肌肉抽动,望着前线阵地上空飘荡的硝烟久久默然无语……

广西部队接防后,杨森率残部撤至纪王庙附近整编完毕,又奉命开赴苏州、常熟一线掩护上海军民转移。

蒋介石与杨森合影

至常熟附近一线阵地,杨森军又与日军激战两昼夜,完成了掩护军民撤退的任务。

20军残部撤到南京,蒋介石立即召见。

刚从战场下来的杨森,军服又脏又旧,为了不失仪态,他跑到南京旧货摊上买了旧呢军服一套,佩戴上中将领章,到官邸见蒋介石。

杨森语气沉重,悲怆地说:“委员长!我20军经过40多天的急行军,以疲惫之师、落后的武器装备,迎战装备精良、以逸待劳的凶残日军。我军经过七个昼夜的死战,不但守住自己阵地,还把友军所失阵地从日军手中夺了回来。只是,我、我的20军打得只剩下5000多人了……”

蒋介石沉默一阵,对杨森说:“你的部队在上海打得很好!第一批从国外运回的枪械到了,优先给你补充。我提升你为第27集团军总司令,仍兼第20军军长。此次淞沪会战,20军作战英勇,特颁奖金3万元。你部现调往安庆补充兵员并作休整。”

杨森率残部于1937年12月初到达安庆,杨森的侄孙、四川广(安)合 (川)师管区司令杨鉴黎送到6个补充团交20军。

蒋介石拨来大批捷克造的步枪、机枪等,每营增配重机枪连,每团增配一个迫击炮连,军部增加了通信营,师部增加了通信连,连部增设通信排,全军面目一新,士气旺盛。

许多史料说蒋介石总是企图借日本人之手消灭“杂牌军”,这可能要就事而论,至少在抗战初期对英勇抗战的20军,他的处理应当说还是公正的。

其后,杨森暂回武汉他的私邸杨森花园休养,在武汉遇见国民党中宣部电影制片厂的导演袁丛美。

袁也是四川人,脸上有麻子坑,自嘲地取名叫“丛美”。当时他正借住在杨森花园,趁机拍了一部20军开赴上海英勇抗战的新闻纪录片,在全国影响很大。

TAG:杨森,阵地,川军,日军